能力因子

能力因子表示可負荷的發電能力的百分比。
單位 9月 年均值(2023年)
一號機組 (%) 100.0 100.0
二號機組 (%) 93.5 99.3

截至 9月2023



工業安全

事故率: 每百萬工時的事故數目。 重力率: 每千工時的事故假日數目。
事件 9月 平均數(2023年)
事故率 0.000 0.000
嚴重度 0.000 0.000
火災數目 0     0

截至 92023



輻射防護

核電站管理層特別關注現場工人的輻射保護,不斷監測劑量。

 

  9月
個人最大日受照劑量(毫希) 0.68
電站工作人員集體劑量的年累計(*人.毫希)
152.5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截至 9月2023



 

氣體排放 累計(2023年)
稀有氣體(% ) 0.12
卤鹵素(%) 0.02
氣溶膠 (%) 0.07
氚 (%) 4.36
碳-14 (%)
8.33

輻射排放

該站在管理輻射釋放方面採取了嚴格的程序,完全符合國家的要求和國際標準。
液體排放 累計(2023年)
氚 (%) 14.65
碳-14 (%) 6.15
其他放射性核素 (%)
0.04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截至 9月2023



放射性固體廢物

核電站產生的一些廢物是放射性的,它被安全地處理在遠離核電站的地方,並受到嚴格的監測。
固體廢物的體積 9月 累計(2023年)
金屬桶(立方米) 0.24 7.32
混凝土桶(立方米) 0.00 2.00

截至 9月 2023



環境輻射監測

核電站有一個全面的環境監測計劃,以保障其工作人員、周圍環境和公眾的健康,連續測量環境中的輻射。
  壩崗 嶺澳 楊梅坑 水頭 大鵬灣
環境放射性平均值(微戈瑞/小時)
0.106 0.106 0.101 0.110 0.108
  Beta 放射性(除了氚)
地下水平均值 (貝可/公升) 0.14 4.93
監測站* 1 (站1) 2 (站2) 3 (站3) 4 (站4) 5 (站5)
空氣中的放射性 (毫貝可/立方米) 0.48 0.54 0.57 0.49 0.51
平均環境活性 (微戈瑞/小時) 0.128 0.130 0.131 0.116 0.138

 

* 從位於核電站內連續運行的五個室外監測站收集的數據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截至 9月2023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

核電站運行事件

該站遵循國際原子能機構頒布的國際核與輻射事件分級表(INES),用於核與輻射事件的通報。
機組 自動停堆次數 國際核事件評級 運行事件次數 國際核事件評級          
一號機組 0 - 0 -
二號機組 0 - 0 -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截至 9月2023




了解更多大亞灣